01
有没有发现?
杭州人买房,没以前挑剔开发商品牌了。
总价1100万起的御境映庐,不仅限售5年,还只有3人弃选。这弃选人数,着实让市场刮目相看。而且虽然是限价房,但样板房的精装标准仍然受到了普遍的称赞。
御境映庐的开发商,来自义乌的义承集团。资料显示,是当地操盘顶豪低密的熟手,但这是它在杭州的首个项目,也是唯一的一个。
因首开的匆忙,被市场“挑刺”细节有些赶工的招商·杭序府,首开中签率也低至34.67%。
不光新房市场,二手房市场也是一样。
你肯定也想不到,同样是艮北,今年中海翠揽云境的二手房,竟然卖得比绿城潮听明月还要多、还要贵。
杭房数据显示,潮听明月今年上半年一共网签不过21套,还没有翠揽云境单月(3月,网签22套)卖得多。
当然你会说,翠揽云境新交付,交易量大再正常不过。可中海的网签均价整体也高出两三千。坊间普遍评价:中海交付品质超出预期。
02
是富人钱太多,还是被价格迷惑的“不挑食”?
倒也不是。能买滨绿的还是会尽量买。要不然,房价比限价时期跳涨近2万的锦上万象府,也不会还有近500组登记。
但是如果时机不合适,大家也不会像原来一样傻傻苦等,旁边要是有其它一些知名房企开发的新盘,照样踊跃上车。
毕竟,造房子不是造芯片,技术壁垒有限。
品牌的美誉度或认可度或许还有差距,但在购买决策中的权重已经下降了。
首先,如今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,产业化程度比十年前熟太多了。
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“下限”都提高了。
优质的供应商也不像早些年,只服务于少数头部品牌房企。大公司只要愿意花钱,什么大师事务所施工团队请不到?
不光产业链更加成熟,人才储备也十分充足。
以前,即便开出巨额薪酬,优秀的地产人才也未必会跳槽。如今,随着整个行业产能过剩,加上众多开发商暴雷,许多昔日的房地产顶尖人才流落在外,根本不愁找不到优秀人才。
03
其次,现在开发商都在做全维实景示范区,这约等于从"开盲盒"进化到“开半盲盒”。
虽然小区全貌没能全部体现,但大半样子已经有了。未来大致就那样,基调摆在那了。
大门、外立面样板段、会所、架空层、入户大堂、地库、精装清水样板,开盘前开发商基本都会呈现。总不能交付时把已经做好的大门会所砸掉吧?
买杭序府的业主们,原本还有所犹豫,可在看到临时开放的实景示范区后,疑虑消去大半。
细节上是有点赶工,但整体堆料可谓不惜成本又炫技,审美也在线,慢慢整改肯定能有更好的实景呈现。
更极致一点的像中海寰宇西项目,据说示范区面积会占到整个小区的一半。
以前大家买房尤其是买豪宅,只敢挑几个本土大佬,怕的就是“货不对板”。
中国现行的还是期房销售制度,不是现房销售。如果不是品牌房企开发,纸上画的跟实景还原的一不一样,就全凭运气了。
但现在主要的未知数,就剩精装和外立面的还原度,以及园林种了多少大树?
即便最终离期望值有距离,损失也比以前小。
而且不限价以后,强势品牌客户多,定价自然会更高,而其它品牌定价会更平,或者说同样价格配置会更足。
所以,没有绝对的可以买或不可以买,要看品质溢价与品牌溢价之间的性价比。
04
举个例子,大平层就是典型的不拼名气拼产品,好产品就能卖出好销量。
许多大平层如观云钱塘、中家德玺、江与河的开发商也不算什么大品牌,但交付都备受好评。
无论审美做工还是用料,都是一等一的,得到富人的一致认可,二手也动辄有两三千万的成交。
这再次说明,只要想努力,这个行业水平有高低,体系有大小,但真的没有多少技术壁垒。
一切尽力原创、疯狂卷品质的开发商,都应该给予掌声鼓励。
退一步来讲,即便你未必选择这些品牌,但他们更努力了,也会促使本土品牌更加努力,对购房者来说仍然是好事。
配资炒股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