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龙脉”
世界遗产大会审议“西夏陵”项目 (图源国家文物局)
本月我们文博界的最大新闻,应该就是7月11日,我们中国的西夏陵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!
西夏陵
西夏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,坐落于贺兰山南段东麓洪积扇戈壁上,整座陵寝共有9座帝陵、271座陪葬墓、5.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、32处防洪工程遗址。
展开剩余91%作为西夏时期留存至今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考古遗存。
西夏陵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特殊见证,也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。
西夏陵
至此,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。
其中有41项世界文化遗产,15项世界自然遗产,以及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。
最近有关西夏陵的报道太多了,我们换换口味,来了解一下中国其他“冷门”的帝陵。
茂陵
西夏陵 西夏陵
相信很多人知道,埃及有个帝王谷,位于北非尼罗河西岸,那里埋葬古埃及法老的集中陵墓群,目前已被确认的法老墓有60多个。
隔着埃及万里之遥的东方,中国也有一片神奇的区域,人称"东方帝王谷"。
在陕西关中平原的渭河两岸,周朝、秦朝、汉朝、唐朝这些赫赫有名的朝代,好几十位帝王都选在这里建陵墓。
到目前统计,光陕西境内就发现了72座不同朝代的皇陵,前前后后总共葬着89位皇帝。
这地方,还真称得上古代帝王们的“风水圣地”了。
汉代讲究“事死如事生”,因而陵墓的地上、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。
所以最能体现帝王一生的载体,不是史书,而是陵墓。
汉武帝茂陵(图源咸阳日报)
而茂陵,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、修造时间最长、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,和汉武帝刘彻的“雄才大略”很是般配。
茂陵位于槐里县(今咸阳兴平市)茂乡,当地人也称“武帝陵”。
它宏大壮阔,气势不凡,素有“东方金字塔”之称。
茂陵的修建在汉武帝时期可是重头项目,烧的钱和打仗估计不相上下。
据晋代学者索綝的研究,说当时汉武帝每年把全国税收分成三份:一份祭祖,一份招待宾客,剩下一份全砸在修陵墓上。
汉武帝从上位第二年起开始修陵,他在位时间又长达54年,也就是说茂陵的修建时长比秦始皇陵还久。
霍去病墓
《晋书》上说“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”,等刘彻驾崩时茂陵已经被各种奇珍异宝塞得满满当当,连个缝都塞不进去了。
(史书上都说了茂陵的富有,后人肯定去挖啊,所以茂陵历史上曾多次被盗。)
茂陵不是孤立的帝王陵墓,而是一个庞大的墓葬群。
周围有123座陪葬墓,如同众星拱月般环绕主陵。
卫青、霍去病、霍光、金日磾等西汉名臣均长眠于此。
兴平县图(局部) 采自顾声雷修、张埙纂《兴平县志》卷二十五 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图源见水印
霍去病墓是距离茂陵最近、安葬时间最早的一座陪葬墓。可见,汉武帝也十分偏爱他的冠军侯。
史书记载,霍去病英年早逝后,“上悼之,发属国玄甲军,陈自长安至茂陵,为冢象祁连山”。
因为霍去病在‘河西走廊’祁连山一带曾多次与匈奴作战,所以他的墓建造得像祁连山一样。
霍去病墓就位于如今的茂陵博物馆内,它墓前的17件巨型石刻,是中国现存最早、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群,里面的12件被列为国宝,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下图的这件“马踏匈奴”。
20世纪初的霍去病墓
北宋皇陵
历史上大家熟知的皇陵,应该就是秦始皇陵、乾陵、十三陵啊这些,但要说起宋朝皇陵在哪,可能很多人都是一脸懵。
在所有朝代的皇陵里,宋朝的陵墓可能是最不起眼的。
古人有云:“生在苏杭,葬在北邙”,没错北宋皇陵就在邙山山脚下的河南巩义市。
宋徽宗 《历代帝王真像不分卷》
宋陵始建于公元963年,历经160余年建成。
除了宋徽宗、宋钦宗外,北宋的七位皇帝都葬在巩义宋皇陵区,再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,这里一共有八座帝陵,统称为“七帝八陵”。
图源tuktuk的旅行
同时这里还有陪葬皇后陵、亲王墓、太子、公主和大臣墓,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,北宋的大名人寇准和包拯都长眠于此。
北宋皇陵的诸帝陵园建制比较统一,皆坐北朝南,分别有上宫、下宫,皇后陵和陪葬墓组成。
永定陵平面图 图源:《宋代皇陵制度研究》
很可惜的是,靖康之后金人对宋陵进行了大肆破坏和盗掘,陵墓建筑被破坏殆尽,陵内珍宝被洗劫一空,如今是皇陵区仅存上千件石刻。
但这里的石雕技术水平之高却是其它陵寝无法比拟的,这些石刻造像群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“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”。
近两年,这些石像生还成了网红景点,每年麦收期间,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。
它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。
北宋皇陵 (from小红书@王小明的花园)
清西陵
提到清朝皇帝的陵墓,大家可能比较熟的是清东陵和辽宁那边的三个祖陵,但其实还有个清西陵经常被忽略。
虽然知道的人不多,但人家可是有正经"户口"的——早就在2000年就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了。
清西陵昌陵
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,始建于1730年(清雍正八年),完工于1915年,时间长达185年,是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。
这里埋葬着雍正、嘉庆、道光、光绪4位皇帝、9位皇后、57位妃嫔、2位王爷、2位公主、6位阿哥,共计80人。
雍正的泰陵,在整个清西陵的系统里居于C位,风水也最好。
一般而言,帝王的陵墓多遵循子嗣随父安葬的惯例,即父亲安葬于何处,儿子便应在同一地点安葬。
在清朝入关后,顺治康熙都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。
那为什么雍正就要特立独行,建清西陵呢?
从清宫档案看,雍正登基后,也曾在清东陵选择陵址,但因风水和土质的原因废掉,后命人另选“万年吉地”。
雍正泰陵
而清西陵能成为皇家寝地,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风水好,它是“乾坤聚秀之区,阴阳合会之所”。
自雍正开始,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的东、西两大陵墓。
就保存状况而言,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,西陵四座帝陵中除光绪帝的崇陵地宫被盗外,均保存完整。
四座帝陵及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,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。
清西陵泰陵神道
同时清西陵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:
雍正的泰陵建有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品字形石牌坊;
(PS:86版《西游记》里唐王送别唐僧的镜头就是在泰陵前的石牌坊拍的)
道光皇帝的慕陵建有世界最大的楠木雕龙隆恩殿;
道光慕陵
光绪皇帝的崇陵采用贵重的铜铁木建造,有“铜梁铁柱”之称;
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和回音石;
清西陵的永福寺、行宫为清代陵寝附属建筑仅存孤例。
暑期游中国,避开人山人海,探寻这些“冷门”皇陵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~
【参考资料】
贺西林,“祁连山”的迷雾——西汉霍去病墓的再思考
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,《北宋皇陵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
高晓东,《论北宋的皇陵制度》,《鸡西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6期。
清西陵网站
更多古籍,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。
文案 | 白术(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)
排版 | 猫她(部分图源自网络,侵删)
发布于:重庆市配资炒股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